Thursday, February 12, 2015

儒教是如何低劣化、渣滓化、罪恶化、及精神病化汉支那的


人如果不想低劣,就必须符合合理性,追求合理性,甚至提高合理性。

但儒教的身份侵害,一切都是关于身份,而与事实,真理,合理的思考/判断/决定及行为无关,如果某人的身份可以侵害他人的身份,即使该人认识判断及行为很差,受害的身份也必须屈服。这种 “标准/要求” 导致身份欺侮关系的双方都低劣化。

如果人不想成为可鄙的甚至可耻的渣滓,而是有尊严的又值得尊敬的人,人就必须明确什么是该受维护的,什么是不该去追求的,不能向什么屈服,又必须向什么屈服,并在这基础上勇敢地做到。但在阴阳精神及价值下,它们都是欺善怕恶的可恶又可鄙的渣滓。

人如果不想罪恶,就必须正确判断利益、与利益有关的因素及其自然规律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、及在公平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利益,但身份侵害与这些方面都 没有联系,只有谁的身份可以侵害,谁的身份必须屈服于侵害。在身份侵害下,所有的人都追求 “人上人” 去欺侮别人,并且不感到罪恶,而只感到荣耀。而受害者的唯一出路,不是去追求社会公平,而是 “翻身”,以前是被人压在底下受人欺侮的,有朝一日能够翻身骑在别人头上去做上人去欺侮别人。

精神的正常与否,首先就看人能否认识到现实及根据现实来做出合理的反应。汉支那在儒教关系的压迫下,只知道人上人或人下人,只知道谁可以欺侮谁,谁必须受欺侮,相比之下,现实是什么,根本不重要,其精神被严重扭曲、异化、和病态化。

在儒教的危害下,汉支那一代比一代更低劣。它们的几千年 “文明史”也正是证据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